2022年3月,堪称房地产的“至黑3月”。
疫情反弹,香港告急,深圳停摆,吉林动荡,上海沦陷,...大家的日常不是去做核酸,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。
人员限流,工作不稳,未来难期,去年就各种暴雷的楼市,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更被反复的疫情虐得哀鸿遍野。
说好的3月小阳春,却成了倒春寒。
楼市不景气,急的可不只是开发商,还有各地的市长书记们。
中指院百强房企研究报告出炉,受各类影响,百强企业净利润率均值、净资产收益均值都下降了,房企也需要活命啊,不来点刺激不行。上面也不会允许房企一直这么亏下去、甚至躺下去。
于是,我们就看到,从中央到地方,近期各种提振楼市的举措频频出台。
楼市回暖信号---
从一线到省会再到新一线城市
全部祭出了大杀器!
深圳一向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,上调二手房指导价,实质上是减轻购房者的首付压力。
福州,是全国首个全维度取消限购的省会城市。执行限购6年之久后,经历3年疫情,终于扛不住了。
还有郑州,哈尔滨,兰州、东莞等重量级城市都出台各种放开限售、限购、限价等刺激楼市的政策,甚至还有贴心的利率打折。
这就是妥妥地响应政府的号召“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”,没毛病!
国家政策加持---
房地产暂时还不应缺席中国经济
早在清明节之前,六部委罕见齐发圣旨力挺楼市,这次反向180大转弯,一方面说明在“房住不炒”的大前提下,2021年大大小小的四百多次调控效果明显,是时候松松缰绳了,弦外之音非常明显,对房产的预期安排的明明白白的。
国常会也说了:稳定经济的政策要早出快出,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。
房地产依然是中国支柱产业,“稳定经济的政策”,自然不会把房地产排除在外,“不出不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”,双重否定,考察咱们的初中语文哈?
信心在逐渐恢复---
大湾区深穗莞楼市量价齐升
清明假期一过,关注楼市的朋友们突然发现,整个大湾区的楼市行情都在快速恢复热度!
被疫情困了半个月的深圳人,开启报复式看房模式,三天假期里人最多的地方,除了公园,就是各个楼盘的营销中心,案场里捷报频传。
据贝壳新房的海报,仅4月3日一天,通过贝壳渠道成交的新房就超过了60套。4月前三天,累计突破100套。
广州一季度还在降价出货的新盘们,如今也不约而同发起了“涨价倒计时”。
而东莞在多轮“救市”潮后,多个项目备案价也在上涨,到访量和成交情况似乎也在转暖。
据合富大数据显示,3月的成交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,颇有触底反弹之意。
东莞也是这次大湾区城市中最先出台新政救市的,4月2日,发布《关于明确疫情防控期间购房资格认定问题的通知》,“先购房,再补缴”举措,就是告诉你,买吧,买吧,有事好商量。
大湾区楼市,已吹响迟来的回暖号角!
而在新一轮的楼市暖流中,
最先复苏的肯定是各方面都很硬核的优等生-----珠海!
原因很简单,珠海经济特区、大湾区、横琴深合区、自贸区、深珠合作区五区叠加的优势是全国少之又少的,人口也是持续增加的。
珠海已不再是从前的小透明,现在是全球的珠海,只要疫情放缓,人口流动,珠海的楼市就会直追对岸的深圳。
官方的多次表态,预计到下半年,人们将会恢复自由流动,也就是说还有3个月的最佳购房窗口期等着你。
当前,珠海楼市正处于再次爆发的前夜,各开发商均提供了较为优惠的销售措施,尚属价格低点。
3个月后,恐怕就要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了。